找到相关内容10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圆测佛学思想的特点

    窥基法相宗又称慈恩派。他已通读真谛的译出本,在当时对摄论宗、地论宗的唯识思想也有极深的造诣。因此,在接受玄奘回国以后引发的佛教界新学风、新唯识思想的同时,他已在理解龙树、提婆的中观等大乘思想的立场上...中道论”,并以圆融一乘思想为核心而展开。窥基法相宗是偏重于义理化的唯识学,而圆测的佛学思想是符合于教观并重的唯识学。圆测活动的时期是地论宗、摄论宗、三论宗、法相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等相互交融互争高下的时期...

    智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747966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2)

    地论宗之教理,虽属一乘,惟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乃能成佛,学者以为不若华严宗之一念成佛为捷径,故有归并之事。其实华严宗所谓一念成佛,充其量不过“观行即”,地论宗之三祗成佛乃“究竟即”也。   其三 摄论宗...之义,不变而随缘,与《起信论》略同,实教大乘正旨也。陈隋之间多奉此论为宗,附于性宗之列,别名摄论宗(亦名真谛宗,示异唐译摄论派)。唐初玄奘三藏提倡相宗,此派遂被压伏。  世亲学说原与无著一致,门下众多,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3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菩萨行证》(2)

    现观庄严论》、《金刚般若论》传授《般若经》的修行次第,以《摄大乘论》论述大乘义理,《摄大乘论》后来传至中土,又形成“摄论宗”一派,足见无着学说的伟大。   无着的唯识观,主张出世间的清净种子,是由“闻...成立“地论宗”,依《净土论》成立“净土宗”,依《摄大乘论释》成立“摄论宗”,研究《俱舍论》而成立“俱舍宗”,由玄奘翻译的《成唯识论》而成立“法相宗”等。世亲的千部论典,令佛教开宗立派,百花争放,绽放异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1.html
  • 从“十重唯识观”论华严宗与唯识思想的交涉

    核心的摄论宗,也是华严思想的另一个成立的因素。但是唐代华严宗的法藏,比起之前的祖师更多的是,他目睹而且亲身接触到玄奘所带回来的流行于当时印度的唯识思想,以及无著《摄大乘论本》及世亲的《摄大乘论释》全新的...研究第六卷》,东京:岩波书店,1965年,页69-71。  [16] 竹村牧男,〈地论宗、摄论宗、法相宗〉,《讲座大乘佛教8─唯识思想》,东京︰春秋社,1982年,页267-268。  --------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2852286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1

    因此,后人把真谛所译称为“旧译”,玄奘所译称为“新译”。   真谛翻译的唯识典籍里,最著名的是《摄大乘论》。真谛在译了这部论之后,极力弘扬,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“摄论宗”。唯识学在中国的弘扬,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。最初,菩提流支翻译《十地经论》后,许多人研究弘扬,依此形成了“地论宗”,为“地论时期”。其后,真谛翻译《摄大乘论》,门人弟子继承弘扬,形成“摄论宗”,盛行一时,为“摄论时期”。玄奘三藏西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256497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1)

    在译了这部论之后,极力弘扬,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“摄论宗”。唯识学在中国的弘扬,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。最初,菩提流支翻译《十地经论》后,许多人研究弘扬,依此形成了“地论宗”,为“地论时期”。其后,真谛翻译《摄大乘论》,门人弟子继承弘扬,形成“摄论宗”,盛行一时,为“摄论时期”。玄奘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956515.html
  • 涅槃经典的传译与中国涅槃宗的形成

    成为大乘佛教的涅槃教说的共同特色。此外,有关涅槃的分类,地论宗、摄论宗将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(指的是藉由修道去除烦恼而得的涅槃)二种。天台宗则分为三种:性净涅槃、圆净涅槃(相当于地论宗的方便净...)摄论宗:真谛,始于南朝陈文帝时,后归入法相宗。   (十)天台宗:慧文开宗、智顗完成,始于陈隋之间,又称法华宗。   (十一)华严宗:杜顺开宗、贤首完成,始于陈隋之间,又称贤首宗。   (十二...

    杨惠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157586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教概观

    学。  (5)摄论宗 瑜伽宗之《摄大乘论》,北魏南陈均传之,陈隋之间学此论者称摄论宗。慈恩宗兴,此宗归人。  (6)地论宗 依《十地经论》得名,北魏菩提流支传之。中唐并人华严宗。  (7)华严宗 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364456.html
  • 华严宗思想源流

    和相州北道一样消失不见。   华严宗在义理上除受地论宗哲学的影响之外,它还受摄论宗思想的影响,摄论宗顾名思义即以摄大乘论为研究对象,此论原是无著菩萨所著,西元五三一年由佛陀扇多译出,但其时正当地论盛行的时刻,因而未受重视,直到真谛三藏将世亲菩萨的摄大乘论论释译出,并大加弘扬,摄论方才受到世人的重视。摄论宗的思想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强调 摄大乘论中第九清净阿摩罗识的出现,同时这一思想并在后来之大乘起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184350.html
  • 南北朝佛教史

    、《中边分别论》、《十七地论》等。   □摄论学派,主要理论根据是《摄大乘论》、《摄大乘论释》,真谛亦因之被尊为摄论宗之祖。依《摄大乘论》,主张无尘唯识之义,兼立九识义,提倡对治阿赖耶识,以证入阿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551844.html